記山東大學實驗學?!敖Y構化板書”教研活動
結構化板書是通過簡要的連接符把課堂重點內容聯結在邏輯框架內的板書形式。為提高教師對“結構化板書”的理解與應用,引導學生建構結構化知識,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近日,山東大學實驗學校青島校區全體教師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了“結構化板書”集體研討教研活動。
數學組的各位老師對“結構化板書”進行了深入學習與集體研討。老師們主要從“什么是結構化板書”,“結構化板書設計的作用”以及“結構化板書的類型”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明確了“結構化板書”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建立知識間的連接,使知識結構化。通過此次教研培訓,所有老師深刻認識到:結構化板書的意義主要是建立知識間的聯系,使知識結構化,幫助實現知識之間的遷移,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語文組肖晶老師從結構化板書的定義和設計原則及技巧方面進行闡釋。結構化板書設計的總體要求應該做到科學、精煉、簡潔、條理清楚、生動形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對于形象直觀的東西,記憶會更快,對抽象的文字敏感度比較低。所以,在板書設計時可以采用提取式、行文式、圖文式、色彩式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英語組全體老師在孫皎老師的帶領下,集體學習了結構化板書的定義及設計理念,旨在基于深入研讀語篇,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語言所表達的主題意義,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自主表達觀點,最終實現深度學習。孫皎老師結合具體案例,分析討論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結構化板書。課堂教學是語言結構化的重要抓手,教師要讓碎片化的教學走向整合關聯的課程,實現課堂內容之間的關聯。同時,為了更好地推進大單元下的課時實施,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化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教師通過結構化板書的設計,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結構化知識體系,從而實現思維的外顯。
綜合組王蒙瑩老師向組內教師介紹了結構化板書的作用、方法、要求、內容、類型等,并結合本組的特點,指出了文綜組與理綜組學科類別不同,結構化板書設計的模式也應有所不同。比如,文綜組注重從不同教學內容與不同表達方式來著手設計板書,而理綜組更加注重從生活走向科學的板書。恰當的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達到“過目不忘”“觸景生情”的良好效果。
通過此次“結構化板書”研討活動,老師們深切地體會到,精當的結構化板書設計能夠充分展現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重點的把控,更對學生深度學習起著積極高效的促進作用。老師們在濃厚的教研氛圍下,通過充分的交流與研討,收獲滿滿,對結構化板書的理解與應用都更上了一層臺階,相信老師們會將板書作為一門學問與藝術去深入研究,讓板書為課堂提質增色,為學生學習助力!
【撰稿:張蕾 責編:劉宇琦 審核:徐曉華、楊茜】